興化牌匾的成長史
- TAG標簽:
每年清明節前后的江蘇興化是最熱鬧的時候。大多數人來這里是為了一萬畝水上油菜田,而忽略了興化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。
興化是一座擁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鎮。自古以來,這里大量涌現出文人墨客,文化底蘊尤為深厚。揚州八怪鄭板橋、《水滸傳》作者施乃庵均來自興化。現存于興化市博物館。
前天,我和一群朋友來到興化。原來的目的地是千朵的油菜花海。還以為之前來興化的時候沒好好看過這座城市,于是在興化逗留了一天,陸續參觀了興化。博物館、鄭板橋故居、金東門老街,從博物館到鄭板橋故居的路上,一座別致的亭臺樓閣和眾多的牌匾引起了我們的注意。
亭旁有一塊石碑上面刻有“四牌樓”三字。位于鄭板橋故居附近的牌樓路上。建于何時無明確記載,明代稱四贊坊,清朝后改為四牌樓,距今至少有400年的歷史。
一般我們看到的牌樓或牌樓建筑為雙柱單門或四柱三門式,但這種牌樓卻格外不同。為亭閣式,四柱四門。檐口,八角上翹,每層、每邊各有一塊牌匾,造型顯得格外別致,莊重典雅。
這四個牌樓曾兩次被重建和摧毀。第一次發生在1796年,100多年沒有修繕;第二次發生在1966年,直到24年后才恢復。我們今天看到的四個牌坊是1990年翻新的,位置略有變化。現與博物館、鄭板橋故居、老街融為一體。是興化必去的景點。
雖然修復后的四牌樓感覺沒有那么古色古香,但上面掛著的牌匾一定很耐人尋味。一側懸掛的“狀元丞相”牌匾為明朝第一助理李春芳。明嘉靖二十六年為狀元,后接任第一助。
下到四道拱門前,抬頭一看,被眼前的眾多牌匾驚呆了。我在很多古建筑中都看到過牌匾,但數量如此之多,確實很少見。估計只有這一個了。我從里到外數了數。47塊匾額,共記載了興化歷史名人75位,著實令人震驚。
據說歷史上四個牌坊上一共掛著49塊牌匾,另外兩個分別是“淮海文化”和“國潮省館”。淮海人文是指興化歷史上的許多名人,這顯然與其他特殊人物牌匾相悖,因此被撤銷。
看著眼前耀眼的牌匾和銘文,可以看出興化歷史上有許多名人。
不知道大家去興化旅游有沒有遇到過這個“四牌坊”呢?掛在四個拱門上的牌匾你知道多少?歡迎評論。
相關內容: